薛涛一生与望江楼不相干

1940年的望江公园,传说薛涛与之很有缘分。

华西都市报—薛涛一生与望江楼不相干 2014年04月27日

  一说到望江楼公园,今人多以为是薛涛生活及葬身之处,其实大谬不然。
学术的价值不在于取媚时俗,而在于传诸久远。史学界早已认定,薛涛(785——832年),这位中唐著名的女诗人,其生活及制笺处,均远在城西浣花溪,故她亲手制作的“薛涛笺”在唐宋时期又名“浣花笺”。晚年的她厌弃市廛,卜居碧鸡坊(今成都西门东胜街一带),死后葬于当时的西郊抚琴台墓葬区。其墓极有可能在公元918年建造王建墓时已被夷为平地。
到了明代,由于唐时的百花潭(在杜甫草堂南之龙爪堰,非今日宝云庵之百花潭公园也)逐渐淤积,流量减小,不便浸沤造笺原料,蜀藩王府乃于今之望江楼下的玉女津取清澈甘冽的井水仿造薛涛笺,名此井为“薛涛井”,并环以井栏,这便是“薛涛井”得名的由来。清初康熙三年(1664)阴历三月,有人于井畔立碑,大书“薛涛井”三字,后人即讹传为薛涛居处。至于井侧之薛涛墓,则绝对是假货。
清光绪十五年(1889),又在原地名为“雷神庙”的故址上建崇丽阁五层,高26米,也就是今天的望江楼。再于其旁建吟诗楼、濯锦楼、浣笺亭、五云仙馆、流杯池、泉香榭、清妴室等,遂成为达官贵人,富商显宦游宴饯别之地,距今不过一百余年的历史。
最有说服力的是,薛涛死后五十余年(约公元887年),有一位名叫郑谷的晚唐著名诗人来到成都西郊,写了三首七律。其一为:“渚远江清碧簟纹,小桃花绕薛涛坟。朱桥直指金门路,粉堞高连玉垒云。窗下斫琴翘凤足,波中濯锦散鸥群。子规夜夜啼巴树,不并吴乡楚国闻。”诗中的“金门”,即唐代成都西城墙的金阊门,也就是今天的西门。
那时成都大气污染极微,在西城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都江堰的玉垒山,故云“粉堞高连玉垒云”。薛涛本来就生活在西郊浣花溪畔,后又筑吟诗楼于西门碧鸡坊,故其墓当在唐代成都西郊无疑。郑谷与薛涛年代相距不远,此诗可作明证。
蜀中造纸中心,唐宋时期皆在浣花溪一带。与薛涛同时代的李商隐(812——858年)在七律《送崔珏往西川》一诗中写道:“浣花笺纸桃花色,好好题诗咏玉钩”。北宋韩浦在七绝《寄弟洎蜀笺》一诗中亦云:“十样鸾笺出益州,寄来新自浣溪头。”可见那时制笺与城东的望江楼地区(包括玉女津、雷神庙)毫无关系。
明末四川按察使曹学佺(1574——1647年)所撰《蜀中名胜记》云:“薛涛……本长安良家女……侨止百花潭,躬撰深红小彩笺,裁书供吟,献酬贤杰,时人谓之‘薛涛笺’。晚岁居碧鸡坊,创吟诗楼,偃息其上……”。足证即使到了明代末年,也无人认可薛涛与城东望江楼有什么干系。李豫川

转载请注明:《薛涛一生与望江楼不相干